一個小孩隨著老人們在公寓院里扭起了秧歌,惹得老人們開懷大笑。張帆攝
老人們閑暇時也來看看書。張帆攝
丁玉龍閑時到餐廳幫忙打飯。張帆攝 中新網承德11月10日電(記者張帆)“這一代老人是最苦的。我把全村65歲以上老人集中到一起生活,有生之年就伺候這些老人了。”今年57歲的丁玉龍說。 丁玉龍目前身份是河北省承德縣六溝鎮郝季溝村玉龍山莊老年公寓“經理”。3年前,這個遠近聞名的煤老板放棄事業和安逸生活,回到故鄉郝季溝村,投資500萬元建起老年公寓。他要讓村里達到65歲的老人、或雙方有一人達到65歲的老年夫婦及超過60歲的孤寡老人,都能免費入住該公寓。目前,老年公寓共有50位老人,其中老年夫妻20對。 郝季溝村地處承德縣中東部的偏遠大山上,西北距承德市50多公里。該村由4個自然村組成,全村135戶510口人,只有800畝薄田,村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年輕人外出打工,為省級貧困村。 丁玉龍就出生在郝季溝村,因家庭貧困,7歲時隨父踏上“闖關東”的路。17歲的丁玉龍初中畢業后,在黑龍江七臺河煤礦成為了一名井下挖煤工。幾年后,他通過入股、承包煤礦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父親年紀大了,心里總惦記著家鄉的老哥們,丁玉龍基本每年都要陪父親回郝季溝村看望鄉親。 2009年,丁玉龍再次陪父親回到郝季溝村時,看到村里和父親年齡差不多的老人每天上山種地、打柴、擔水,勞作一天后還要自己生火做飯。看到這些,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郝季溝村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家里有兩個兒子的,就把父母分開,一家養一個。”丁玉龍說,父親經常囑咐自己,這些老哥們日子過得很辛苦,我們富裕了不能忘記他們。 經過走訪,丁玉龍發現村里有能力的人都走出了大山,留下的基本是沒有什么能力的,根源在于“貧困”。那一刻,他心里對郝季溝多了一份牽掛。“那就建養老院吧,讓老人們一起吃飯,一起生活。” 2009年10月,在郝季溝村一處荒山坡上,占地7畝的玉龍山莊老年公寓開工建設。2010年9月,丁玉龍處理了在黑龍江的煤礦,回到郝季溝村,專心當起了養老院“院長”。 走進郝季溝村,山腳下,玉龍山莊老年公寓3層白色小樓在藍天的襯映下格外醒目。公寓冬儲用的大白菜整齊地擺放在院內。記者看到,公寓內衛生所、圖書室、健身器材、花房、餐廳、浴池等一應俱全。陽光透過玻璃照在老人們溫暖的房間內,屋內有大衣柜、床、電視、獨立的衛生間,儼然一個標準的賓館。 |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