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感言 楊亭村的例子充分說明,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并不矛盾。真正的國富民強,須守住“綠水青山”,將生態作為目標和出發點,向“美麗中國”、“美好鄉村”進發。 12月5日,從安慶市區一路向北,不久便進入了此行的目的地。整潔的道路兩旁是整齊收割的莊稼地和生機盎然的花木叢,青山綠水間點綴著錯落有致的農舍。眼前的這個原生態村莊就是安慶市首屆“最美鄉村”、安徽“百佳生態示范村”五橫鄉楊亭村。負責組織宣傳工作的鄉常委朱華兵對記者說:“生態就是生產力。‖F在楊亭村不僅把經濟生產力搞上去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 生態拉動經濟 農民增收致富 “我們村地處丘陵地帶,限制了田地耕種和作業。”村支部書記楊凱說,“也想過招商引資,嘗試發展工業,但工業進村勢必會影響村里的生態環境。” 楊亭村擁有2700畝的山場面積,近年來,村里因地制宜,大膽發展起特色生態茶產業。如今600畝高標準有機茶園全面建成,其中無性系茶園500畝,所產的“龍山野茶”正逐步實現種植規;、經營產業化、營銷品牌化。茶場固定資產累計達1800多萬元。 村里興建了一座1000平方米清潔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創辦了村集體茶廠,取名楊亭牌。2012年,集體茶廠產精品“龍山野茶”6000斤,產值突破150萬元,為村集體創收70余萬元。此外,生態茶林也帶動了村里100多人就業,勞務收入已達50萬元,茶忙時附近的農民也會過來幫忙,促進了農民增收。2011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8520元,村集體收入達128萬元。 “我們村產的茶葉那可是供不應求,很多客商提前就到村里收購。我們家以前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就夠家里的日常開支,如今有了茶林,我每天干七八小時,一年單務工費就能拿到1萬多塊錢,我們的生活富裕多了!闭诓枇掷锔苫畹50歲大姐嚴藕蓮談起茶林一臉興奮。 此外,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村里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鼓勵農民回鄉創業,通過土地、山場流轉引進了龍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企業,逐步形成“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給村民帶來勞務收入達100多萬元,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村里正籌劃在茶林經濟和花卉產業的基礎上,打造生態旅游,村里人都已經開始運籌帷幄了! 朱華兵說。 生態促進和諧 農民幸福安居 生態產業的發展讓村民們不僅在經濟上嘗到了甜頭,生活環境的改善也讓村民們津津樂道。 “要說世外桃源,那楊亭絕對是名副其實。村里差不多3000人,80歲以上的就有65人,90歲以上的還有5個人,現在最年長的還有一位95歲的老人;村里樹木隨處可見,200年以上的比比皆是,很多城里人放假過節都喜歡往我們這跑,這環境好!”朱華兵說道。 幾年來,楊亭村因地制宜,提出“三清二拆五化一風貌” 生態措施,借助“村村通”工程,推進村莊環境整治。改衛生廁所、豬圈110戶,改標準化廚房140戶,改院90戶,建沼氣池120口、建垃圾池5處、清理柴堆60處,拆除低矮腳屋、茅廁、牛欄50處,部分村民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新建農民休閑廣場,安裝健身器材,村莊房前屋后、路邊田間都進行了綠化。楊書記一臉自豪:“如今村民過上了‘走水泥路、喝干凈水、燒沼氣灶、上衛生廁、用節能燈’的新生活,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