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區沒有居委會、沒有業委會,作為目前全市最大的的公租房項目,普陀區馨越公寓有租戶3900戶,其中超六成為年輕人。社區問題如何解決?符合青年需求的社區活動如何開展?如今,青年租戶們自發形成了一支二三十人的愛心“鄰里幫”隊伍,帶頭人是一名80后。 A03 這個社區沒有居委會、沒有業委會,作為目前全市最大的公租房項目,普陀區馨越公寓有租戶3900戶,其中超過六成為年輕人。租戶并非業主,在社區管理上有著諸多不同。 社區問題如何解決?符合青年需求的社區活動如何開展?這不但靠物業和社區工作點,還要青年參與。如今青年租戶自發形成了一支二三十人的服務隊伍,帶頭人是一名“80后”。 青年報記者 周勝潔 社區自治 聚焦文明養犬自發開展宣傳 本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在馨越公寓物業廣場上,三名左手臂戴著志愿者袖標的青年租戶手拿《馨越公寓文明養犬倡議書》,一場“爭做文明養犬人”的宣傳活動正在進行。倡議書上印有“外出遛狗請使用牽引帶”“及時清理狗狗糞便”“絕不遺棄狗狗”等九條倡議。 志愿者楊先生是第二次參加小區的志愿者活動,當天他看到一只沒被牽引帶牽著的邊境牧羊犬,馬上將倡議書送到了狗主人的手上并做了宣傳,引導其在倡議書上簽下承諾。楊先生告訴青年報記者,小區里孩子和老人不少,遛狗時有些主人往往不用牽引帶,一些大型犬常嚇到老人孩子,還有一些主人不及時清理寵物的糞便,“有一次我帶2歲多的兒子在小區里玩耍,孩子一不小心就踩到了,小區的確需要宣傳文明養犬。”另一名志愿者顧洋甚至在公寓樓道里都見過寵物的排泄物。 其實顧洋是活動的發起人,他曾組織青年參加過團區委的“樂行社區”青年參與式治理開放空間工作坊,當時反映的問題集中在延長租期、增加周邊公交車班次、文明養犬等方面。顧洋梳理了問題后發現,只有文明養犬不需要相關部門介入,只需要靠自覺,他才號召社區青年一起參與,志愿宣傳。 上午一個小時他們發放了十多張倡議書,并選擇遛狗集中的傍晚時分又宣傳了一小時。青年自發參與宣傳也讓馨越公寓社區工作點的負責人梅占鳳松了口氣。 因為沒有居委會,社區工作點承擔了居委會的職責,但工作點只有三名工作人員,梅占鳳說,他們要管理小區環境,參與鄰里糾紛協調等,一些文明宣傳、社區活動幸好有顧洋等一干青年幫忙,“青年之間溝通容易,有這樣一支青年隊伍在,我們開展工作更方便。” 租客活動 周末咖啡品茶 每晚美術舞蹈 文明養犬宣傳活動只是社區周末活動的一部分,當天下午還有包粽子體驗和手沖咖啡兩項活動在活動室內舉行,而就在上周六還開展了品茶會、烘焙和六一兒童節活動,顧洋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布了信息。因為場地有限參與人數眾多,每次活動都靠搶。 與一般小區組織活動側重老年人不同,馨越公寓里多為年輕人,有高層次的文化精神需求,更有多元化的興趣愛好,社區活動常常眾口難調。 同為青年租戶的顧洋則起到了帶頭人的作用,從了解需求到活動參與者招募,他和幾位青年參與骨干都通過微信群進行。顧洋的微信里有上千個馨越公寓的租戶朋友,有關公寓的微信群多達100多個,便民服務群、福利活動呼叫群、公益志愿者群、閱覽室群等,最龐大的微信群有500人,其中90%的微信群群主都是他。 如今除了周末的活動,每周一至周五晚上8點至9點的一小時也是被排得滿滿當當,周一少兒美術,周二美術和拉丁舞,周三肚皮舞,周四拉丁舞和英語角,周五桌游,參與者是社區青年和孩子,課程老師也是社區租戶,形成了內循環,“有人在微信群里說想學尊巴舞,準備這幾天也拉個群籌劃起來。”顧洋說道。 活動內容青年自發策劃,活動、場地等支持則靠社區工作點和物業。梅占鳳說,她們會定期找顧洋等幾位青年骨干開碰頭會征詢意見,也會通過例會問需、微信組織、多方參與等模式,發動物業、經租中心配合參與。 馨越公寓物業經理黃浩則表示,小區管理靠物業單方面會很累,需要一批有上進心、樂于奉獻的青年參與,而他們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也全力支持青年的活動,“比如在社區舉行露天活動,除了青年志愿者外,物業也會派保安配合,需要活動場所我們也會盡力協調支持。最終是讓生活在此的租戶產生家一樣的感覺。”黃浩說道。 無私奉獻 青年“帶頭人”:只想讓社區更溫馨 “80后”顧洋是馨越公寓首批租戶,與其他700人一起于2013年7月搬進了公寓,當年公寓周圍的配套設施相當不成熟,熱心的顧洋就騎上電瓶車,利用周末時間在小區周邊摸索環境,看到修鞋點寫下方位,看到菜場、藥店、干洗店、通訊營業廳記下地址。當時物業為租戶們建立了QQ群,每次顧洋踩點結束后,都會整理好這些便民信息并發到群里,逐漸地,顧洋就成為了公寓的“哆啦A夢”,鄰里間需要幫助時都會想到他。 從便民服務到開展活動,顧洋考慮的都是如何豐富鄰里間的社區生活。因為周邊配套設施不完善,小區里更需要公共活動空間。 通過社區工作點、物業等相關部門的配合協調,小區64號的三間20多平米的房間成為公共活動空間。場地有了,顧洋帶領的這支青年隊伍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一間房成為閱覽室,上千本書籍都來自居民捐贈,一間成為健身房,放著跑步機、室內單雙杠等近十種運動器材,顧洋為此建了微信群,給需要鍛煉的人使用。另一間成為多功能活動室,在將要到來的暑假就會利用投影儀放映電影,組織小區內的孩子來觀看。而在底樓休息大廳,他還聯合十多位租戶購置了一張臺球桌供居民運動。 顧洋在一家醫療診斷中心從事物流工作,以前既沒當過帶頭人,也沒有活動策劃的經驗,熱情的他就憑著想讓社區更溫馨的簡單想法,開始自發參與社區活動策劃與社區治理。每天晚上的一小時活動顧洋都會到現場,雙休日活動也都能見到他的身影,這就像他第二份職業,“雖然很累,但看到活動成功,參與者非常開心,也很有成就感。我們雖然是租戶,但生活在馨越公寓也要有歸屬感。”顧洋說道。 “洋洋,你好呀。”走在馨越公寓的小區道路上,帶著孩子出門的年輕母親、牽著泰迪的少年、滿頭華發的老人都會和顧洋打招呼,親切地喚他“洋洋”。顧洋每次必會送上一個微笑,一聲稱呼讓他心里很溫暖。 [相關部門] 將積極推進青年志愿服務規范化 顧洋所租住的馨越公寓位于普陀區長征鎮,項目占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提供共計4042套公租房,如今出租率高達96%。如此大規模、高密度的公租房項目如何實現有效管理?長征鎮表示,雖然租戶并非居民,人口龐雜且流動性強,但若讓他們參與到小區建設中,可提高主人翁意識。 促進馨越公寓社區志愿服務規范化是相關部門下一步重點推進的內容。 目前,長征鎮正積極介入,與公寓志愿者骨干一起發動、引導租戶中居住時間相對穩定且有服務志向的熱心青年組建 “同馨緣”青年志愿服務總隊,并將根據志愿者特點形成“6+1”專業志愿服務隊,“會分為夜間巡邏志愿者隊、清潔家園志愿者隊、綠化認養志愿者隊、便民服務志愿者隊、文明宣傳志愿者隊、文體藝術志愿者隊及馨越服務青年匯智團。” 長征鎮表示,志愿服務的規范化將提升青年在社區“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打造熟人社區、共建同心家園。“最終還是想讓馨越公寓成為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們在上海溫馨的新家園。”長征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