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康體育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2.57億元) 春節假期剛過,大康體育健身設施制造有限公司又在江西省中標一個幾十萬元的采購項目。在副總經理葉娟華口中,這只是一個“小標”。的確,在大康體育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2.57億元的成績下,這只能算是個小訂單。 據悉,通過近年持續加大投入,提升設備,研發技術,招聘人才,大康體育的發展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態勢,年產值和利稅連年增長。“因為堅信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經過幾年的升級改造,我們終于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翻著公司最新報表的葉娟華高興地說。 大康體育于2002年在上虞這片豐沃的土地上誕生。從起初只能生產室外乒乓球臺,以及一些簡單的路徑器材,到專業生產室外健身器材、室外乒乓球桌、籃球架、兒童游樂設備等戶外體育設施,并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大康體育已走過15年發展歷程。在參與低端競爭還是轉型高端產品的選擇上,大康體育一直堅持后者,雖然辛苦,卻越走越順。 “我們對低價競爭一直很反感。”葉娟華告訴記者,去年的“毒跑道”事件給體育產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雖然大康體育并不涉及該領域,但事件也給企業敲響了警鐘,“ 毒跑道 就是低價競爭的后果,低端市場的競爭非常慘烈。我們公司一直追求品牌效應,做精、做強、做大我們傳統的項目,這才是企業看得見的未來。” 從2011年始,國家體育總局頒布新的戶外體育設施行業標準。新政把大康體育逼到了懸崖邊上。葉娟華告訴記者,從這一天起,大康體育就開始圍繞“國體認證”做大量工作。大康體育首先在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擴張”,國家體育總局相關官員頻頻檢查,規模優勢的大康體育經受住了考驗。 “ 國體認證 最重要一點就是企業生產的戶外體育設施8年內一旦出現事故,就要負全責。”葉娟華說,產品必須有二維碼,只要一掃,就知道是誰家生產的,一旦出現事故,必須追責。為了這一點,大康體育全面提升生產標準,一線電焊工全部獲取中級以上職稱;實驗中心、車間布局、操作規程等全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設置。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康體育通過新國標NSCC認證。 “自從公司通過NSCC認證,訂單紛至沓來。”葉娟華介紹,“國體認證”上榜企業全國僅幾十家,沒有通過“國體認證”的企業,則被擋在相關體育設施招投標的門檻外,“我們脫穎而出,業務量也隨之快速增長,上百萬,甚至上億的訂單都來了。我們拼的就是技術,比的就是質量。” “國體認證”并非一勞永逸,企業發展過程中,停下腳步就意味著要落后挨打。“我們經常受到非例行檢查,檢查要求很高、很嚴,稍有不慎,我們千辛萬苦取得的牌子就會丟掉。”葉娟華告訴記者,這兩年來,公司絲毫不敢懈怠,一直在增加基地建設的投入,并打造規范、有競爭力的“軟環境”。在產品質量方面更用心,產品用料等方面的所有指標都要高于國家規定,如管材管壁厚度,國家要求要達到2.75毫米,大康體育的產品已達到3毫米。同時,繼續保持對產品試驗的高要求,在防紫外線、抗老化等方面進行科研攻關,確保產品使用壽命遠遠高于國家標準。 > 目前,大康體育不僅是公共體育設施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單位、全國體育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單位委員、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會員單位,還連續多年被評為省體育產業龍頭企業和省體育制造示范企業。同時,它也是省專利示范企業、省民營誠信示范企業,多次被邀請參與修訂國家體育相關標準,參與起草的GB30228-2013《體育場地地面沖擊衰減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已經頒布并實施。 在談到下一步發展時,大康體育相關負責人認為,企業需要盡快用互聯網思維武裝頭腦,快速提升創新與合作的能力,迎接下一輪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同時,也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加大對創新項目及產品成果的激勵力度,激發企業創新、創造的潛力與激情,加快浙江體育制造向浙江體育智造升級的步伐。并充分發揮企業與高等院校無縫對接的橋梁作用,切實解決企業創新研發過程中人才瓶頸問題。 (原標題:大康體育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2.57億元)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